关键词:
马克思
自由观
当代价值
摘要:
从古至今,世界上关于自由的讨论就从未停止过,但何为自由?如何才能获得自由?众说纷纭。在马克思的毕生理论中,自由如同导线一般贯穿其间,引发了无数学者的讨论与思考。如今,随着2021年我国顺利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我国经济实力和社会生产力都已位居世界前列,物质生产水平获得质的飞跃,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吃饱穿暖的第一物质需求,现已上升到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而获得自由正是精神生活追求的重要内容,自由作为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又成为当代社会谈论的焦点。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被实践所证实的、科学的、与时俱进的理论。马克思一生都在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而奋斗,即为无产阶级获得自由而努力,其思想中的自由观随着历史长河的推移,与中国社会共同发展,具有跨时代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因此,本文研究并探讨马克思的自由观及其当代价值,旨在通过对马克思经典文本的分析,归纳整理出其自由观的主要内容,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构建科学的、合理的自由指导思想,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科学指南。
全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包括四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了马克思自由观的形成背景及理论渊源。马克思的自由观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欧洲社会,当时欧洲正经历着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这导致了社会阶级的分化和经济不平等的加剧。正是封建专制制度对自由的扼杀以及资本主义自由的虚假性,限制了人民的自由与权利,更激化了无产阶级对自由解放的迫切需求,至此马克思自由观应运而生。然而马克思自由观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马克思追随传统西方哲学的自由观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古希腊时期、文艺复兴时期以及德国古典哲学时期,众多学者的自由思想都对马克思的自由观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马克思不断继承并超越了前人的自由观念,最终形成了科学的、合理的自由观。
第二部分,阐述了马克思自由观的形成及发展。通过对马克思经典著作的梳理和研究,本文将马克思自由观的发展历程归结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马克思自由观形成的萌芽时期,属于自我意识意义上的自由观,此时马克思深受黑格尔的影响,强调意识自由和精神自由;第二阶段,马克思自由观的初步提出,马克思的自由观念开始向唯物主义转变,此时马克思开始论述物质利益意义上的自由观;第三阶段,马克思自由观的形成,至此马克思开始注重劳动自由,讲述了劳动创造意义上的自由观;第四阶段,马克思自由观的确立,在这一阶段马克思已经完全确立了唯物史观的思想,该阶段阐述的观念都是基于唯物史观意义上的自由观;第五阶段,马克思自由观的丰富与发展,这一阶段马克思提出了人类发展的方向是消灭阶级剥削,消灭私有制,是实现自由人联合体意义上的自由观。
第三部分,阐述了马克思自由观的主要内容。本章节基于唯物史观的视角,通过对马克思经典著作中自由观念的分析,将马克思自由观的主要内容归纳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自由本质观,马克思强调自由是人的类本质,同时自由也是对必然的认识与对世界的改造,而自由的实现是相对与绝对的辩证统一;第二部分为自由劳动观,马克思指出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类特征,但在私有制下自由劳动却变成了异化劳动,只有消除异化劳动才能实现自由劳动走向自由王国;第三部分为自由时间观,马克思认为劳动者的自由劳动可以创造自由时间,但在私有制下由于异化劳动的产生剥夺了劳动者的自由时间,而消灭私有制获得自由时间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第四部分为自由发展观,马克思指出每个人的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而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
第四部分,阐述了马克思自由观的当代价值。该部分立足于当今世界,探讨了马克思的自由观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理论价值及实践价值。理论价值体现在:马克思的自由观是正确评价当代西方绝对主义自由观的根本遵循;是抵御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入侵的有力思想武器;是规范当代现实生活与网络生活自由空间的思想指导。实践价值体现在:马克思的自由观可以指导人们实现新时代新形势下的自由实践、在自由劳动中创造人的自由本质、丰富自由时间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本文致力于运用唯物史观的视角,对马克思自由观的起源与生成脉络进行细致的研究,从中提炼出马克思自由观的主要内容并加以分析,探讨马克思自由观的当代价值,从而有助于读者把握马克思自由观的实质,认清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自由观的虚假性,辨别西方绝对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错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