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唯物史观
空间
实践
摘要:
与当代西方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存在着“空间缺场”的指责相反,“空间”在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中始终“在场”并居于重要地位。西方学界普遍认为唯物史观具有“时间优先于空间”的突出特点,并据此批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缺失空间维度。事实上,空间维度同时间维度一样,都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与组成部分,二者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不仅空间维度是内在于唯物史观的,空间问题本身更是始终处在唯物史观视域之中的。
马克思恩格斯的空间思想是在唯物史观视域中展开的。总的来说,唯物史观与空间思想不仅相互作用,而且演进过程也具有一致性和同步性。第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空间思想与唯物史观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一方面,不断成熟的唯物史观为空间思想提供了更为明确的理论指引,强化了空间研究的理论性和深刻性;另一方面,不断深入的空间思想也推动着唯物史观不断丰富完善,增强其对资本本质、资本逻辑进一步洞悉的理论穿透力。第二,马克思恩格斯空间思想的不断深入与唯物史观的不断成熟是同步的,按照演进过程具体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以“时空对立”的自然空间观为代表的前唯物史观与空间思想起点阶段,以自然空间和空间形式为核心的唯物史观与空间思想的萌芽阶段,以实践性的社会空间观为代表的唯物史观与空间思想的形成确立阶段,以及唯物史观与空间思想的深化成熟阶段。在此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的空间思想实现了从“时空对立”到“时空统一”的框架转变,从“自然空间”到“社会空间”的层次转变和从“空间形式”到“空间内容”的对象转变,随着唯物史观的不断深入而走向成熟。
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视域中的空间是一种“实践性的社会空间”,是经由人类实践活动改造创造的社会性、历史性的空间,本质上是人的主体实践活动的对象化产物,是打破了自然存在物藩篱的社会存在物。整体来看,唯物史观视域中的空间思想始终以唯物史观为原则,以实践为起点,以现实为立足点,以资本批判为切入点,以人类解放为终极旨趣。具体来看,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视域中的空间思想具有三重内涵,即实践内涵、社会关系内涵和人文价值内涵;同时也具有三重特质,即时间化的空间与时空统一,从同质异质的矛盾性角度出发理解空间,以揭露资本与资本批判为空间思想理论落点。
唯物史观视域中的空间思想对于理解和改变当代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一方面,从唯物史观视域出发的空间思想能够透视当代空间问题的本质,并对此展开深刻而具体的空间批判。面对当代社会中资本统治和殖民扩张更为全面而隐蔽的形势,坚持并挖掘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空间思想是必行之策。另一方面,从唯物史观视域出发的空间思想不仅能够“解释世界”,更能“改变世界”,即能够指导我们开展和谐正义的空间实践,构建出符合人类自由而全面发展需求的正义空间,实现人类解放的最高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