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马克思
自由
实践
世界历史
摘要:
纵观人类历史,可以说社会向前发展的历史也是人们追求自由的历史。历代哲人也未曾停止过对于自由的讨论与追寻。从古希腊时期开始,自由就在素朴的自然哲学中绽放出微弱的光芒,一直到十八世纪中叶,自由在德国通过理性的发挥达到其极致,康德自由的实现依托于道德上的完满,因而自由只停留在彼岸世界,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克服了康德的二元对立,但自由在他那里仍是精神的辩证运动,其实现的仍是精神自由,虽然黑格尔比起前人已经更接近自由的真相,却依然无法为人的自由问题提供现实的答案。概言之,旧哲学的自由因其根基不在尘世中,不可避免地缺乏历史性。自由在精神领域徘徊不定,现实的自由悬而不决、隐晦不明。
马克思面对自由的困境,开启了一场存在论的哲学革命,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将对自由的理解与现实的人及其感性活动联系在一起,在世界中把握自由。只有在现实中,自由才能获得历史形式,自由在历史中产生,并始终发展着。同时自由的实现与感性的物质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可见自由对马克思来说不仅是一种价值追求,更是一种现实的、历史的运动,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生成了自由的现实性和历史性维度,但是另一方面,感性活动中亦有自由的丧失,这是因为在现实社会中感性活动发生了异化。
如果把“自由”看作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前提,那么“不自由”则是马克思的起点,马克思从现实中的“不自由”出发,他在充满矛盾的社会现实中寻找自由的出路,发现了历史的动力,即实现共产主义的动力就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换言之,自由的实现是人类社会生活自我异化和自我扬弃的结果,与世界历史的演进相一致。自由是革命的实践,因而自由是否定、是辩证的。不仅自由在本质上是辩证的,而且通往“自由王国”的道路也是辩证的,实现共产主义意即真正的世界历史要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运动中逐步实现,在达成对于历史的整体把握的同时,指向开放性的未来,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要经历正反合的辩证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