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马克思
法兰西内战
民主思想
摘要:
自“民主”这一概念问世以来,学界对其定义一直存在广泛争议。众多哲学家和政治家纷纷发表见解,试图对民主进行准确界定。这一主题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也是全球范围内持续探讨的重要议题。在历史的长河中,民主的形式和内涵经历了不断的演变和发展,对于如何厘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民主”上的本质区别,需要我们以历史的眼光,回归到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那个时代去寻求答案。
马克思在其一生中广泛探讨了民主问题,虽未专门撰写民主思想专著,但通过其他著作可见其对民主问题的全面分析,构建了科学的民主思想体系。在担任《莱茵报》主编期间,马克思从国家和市民社会关系入手,批判黑格尔的理论,提出家庭和市民社会先于国家存在,进而提出唯物主义民主思想,为后续民主思想奠定了坚实基础。马克思指出鲍威尔的“政治解放”是不全面的,是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服务的,其未能触及“真正民主制”的核心。“人的解放”无法从资产阶级的“政治解放”中寻求答案,而应在世俗社会中寻求,即摆脱宗教束缚和私有制导致的异化,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随着欧洲大地上的阶级斗争也愈演愈烈,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压迫更加血腥。《共产党宣言》对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以及无产阶级专政进行阐述,马克思民主思想正式形成。《法兰西内战》正是马克思将之前的民主问题研究同工人运动实践的经典结合。通过对公社运动失败教训的总结,为之后提出的无产阶级专政的过渡性和长期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对资产阶级民主的局限性进行了实质性的批判。同时,从历史各个阶段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出发,对以工人阶级、中等阶级、农民阶级为主体的劳动者联盟进行了唯物、辩证地分析,对这个联盟推翻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压迫和统治人民的民主实践进行了科学、历史的总结。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巴黎公社提出了一系列民主措施,将权力从僭越于社会之上的资产阶级统治者手中夺取回来,交给由全体劳动者推选出来的“人民勤务员”行使。为了确保“人民勤务员”不会堕落为“国家吸血鬼”,公社将选举权、监督权和罢免权置于人民手中。
在马克思民主思想中,“以人民为中心”贯穿于巴黎公社时期的所有制度体系中。这一思想不仅揭示了权力来自人民、为人民服务的本质,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认识,使我们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面纱下隐藏着的本质。另一方面,巴黎公社赋予人民监督的权力也为我国当今反腐败斗争提供了重要理论借鉴。因此,“以人民为中心”在马克思民主思想中具有纲举目张的重要作用,对于我们辨析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坚定政治制度自信以及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