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德意志意识形态
共同体
马克思
恩格斯
真正的共同体
摘要:
在当代全球化和信息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人类社会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对于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和谐的社会共同体的呼声日益高涨。《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恩格斯早期重要著作,其中关于共同体思想的阐述,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研究《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体思想,不仅有助于深化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也为解决当代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带来的社会矛盾激发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构建新共同体的思考。从时代背景上来看,资本主义生产力的扩张加速了传统共同体结构的瓦解,社会迫切需要新的理论来引导无产阶级革命并构建新型共同体;从理论来源上看,通过批判继承古希腊哲学、中世纪神学、启蒙理性、德国古典哲学及空想社会主义关于共同体的思考,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具有革命性的共同体概念。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共同体思想不只是对社会历史形态的分析,更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和解放的深入思考。梳理文本中的共同体思想,首先需要厘清“共同体”的本质,从多重维度深入探究其概念内涵。并进一步分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共同体思想的主要内容,对“自然形成的共同体”“虚幻的共同体”以及“真正的共同体”进行系统梳理。通过对前两种共同体所呈现的具体形式、基本特征和对人的发展的局限作用的分析,提出构建“真正的共同体”的必要性,并深入探究“真正的共同体”实现的前提条件,分析其呈现的具体形式,进一步论述“真正的共同体”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梳理《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共同体思想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他们构思共同体思想的逻辑理路,深究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共同体思想论述的逻辑起点、逻辑展开以及价值旨归。层次化内容与统一目标相结合、理性批判与价值建构相统一、历史语境与全球化视域相统一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共同体思想区别于其他著作共同体思想的特征所在,凸显了其在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独特地位和时代价值。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体思想不仅在理论层面具有深远影响,也在实践层面有重要指导意义。在理论层面,该思想不仅丰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内涵,深化了我们对个体与共同体相互关系的理解,还增强了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性的洞察力,同时也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引;在实践层面,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坚实的学理基础,为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指明方向,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优化提出创新性的思路,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价值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