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场所记忆
村史馆
室内设计
中黄村
摘要: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自古以来,中国离不开乡土,中华民族一直对乡土怀有深厚的感情,经过悠久的历史沉淀,乡土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也被赋予某种象征性意义。但是城市化建设把乡土扼杀在钢筋水泥中,乡土记忆也被贴上“湮灭”的标签。可见,当前乡村建设的重点是文化建设,与此相关,当前三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文化的破坏。因而,随着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发展,各地掀起村史馆建设热潮,主张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因而研究者尝试在场所记忆视角下对村史馆展开研究,为村史馆建设事业添砖加瓦。
本文以湘西中黄村为研究对象,着重探索场所记忆在湘西中黄村村史馆中的运用,通过梳理中黄村空间维度、时间维度的场所记忆要素,总结设计原则进行设计实践。最终,完成中黄村村史馆室内设计,运用“展示+体验”模式,营造集展销为一体的中黄村村史馆设计。本文整体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绪论、正文、结语,其中正文部分进一步细化为四章。第一章是对场所记忆和村史馆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探究两者关联性,论证场所记忆运用于村史馆的合理性。第二章通过田野调研对中黄村记忆要素作进一步研究,分析其痛点;通过调查问卷分析中黄村村民的人群意识;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场所记忆运用手法。第三章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记忆主体、记忆客体、记忆途径、记忆环境四部分提出设计原则,并分别提出设计策略。最后一章通过项目概述、前期分析规划设计五大展区:历史文化展区、民间艺术展区、农产品展示区、民间工艺展区、民间服饰展区,高度凝练中黄村场所记忆运用手法,打造展示与收藏、教育与娱乐、体验与销售、保护与传承为一体的综合性空间设计。
村史馆记录村落历史,书写村落现在,展望村落未来,是展示和收藏村落历史,宣传保护与传承村落文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也是能够回忆起乡愁的重要平台。本文基于场所记忆的运行机制,将中黄村的场所记忆要素合理运用与村史馆设计当中,探索性设计出具有地域性、个性化、综合性的村史馆室内空间,为场所记忆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提供新思路;将村史馆设计赋能于当地,推动当地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加快当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笔者意以中黄村村史馆个案研究,为更多同类型研究提供新思路,更为乡村建设的发展略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