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创客空间
体验经济
空间布局
室内设计
摘要:
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文化服务职能。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的建设有助于推动图书馆创新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在创新文化传播上也具有重要意义。[1]因而构建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是一种具有创新意义,能够发挥公共图书馆文化传播职能的服务形式。随着社会科技、文化需求等的不断发展,图书馆面临发展创新。跨学科研究成为一种必要方式,只有通过多方面理论的配合研究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用户,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空间服务模式。创客空间尤其关注服务的“体验”属性,基于“体验经济理论”的理念指导,从“用户思维、客户体验”的角度设计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环境,从服务指导思想、空间布局、内容设计和用户服务等方面完善服务体制机制,进而提升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的服务效能,为市民提供学习阅读、信息交流、创作研讨、创意实践、文化休闲、知识服务等功能的公共文化传播空间。依据现有调研数据情况得知,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设计研究相对薄弱,没有全面系统的理论建构体系,结合了体验经济理论的多学科、全系统的交叉分析研究更不多见。本文基于前人研究学习的基础上深入探讨,结合体验经济的理念分析,对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的空间环境设计进行了研究。论文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实例研究与跨学科研究的方法,对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的设计进行实践研究。第一章,绪论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首先分析了我国现阶段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空间转型服务升级的发展趋势,提出创客空间融入公共图书馆的概念。对创客空间的概念、价值特征、发展现状等结合实际案例做了分析总结。然后基于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和创客空间的特点提出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构建的原则、社会价值和发展现状分析,总结出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的空间设计基本功能区构成和布局原则,并对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第三章,运用跨学科研究的方式,从体验经济的概念形式入手,结合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特点,从娱乐体验、教育体验、逃避体验、审美体验四个维度探寻该形式的“体验”如何“营造”出来,舞台在哪里,“道具”是什么,“演员”是谁,“剧本”如何编排,从而规划该空间的设计特点,为用户提供一个多感官共浸的四维感知体验创客服务平台,引发用户感官体验、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结合前文分析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的现状,从其空间主题、空间功能、装饰风格方面加以论证,总结出基于体验经济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的设计策略。第四章,以省图旧址空间设计改造为例,基于体验经济的空间设计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和研究背景意义,运用前文分析总结的空间功能区划分、布局原则进行设计效果呈现。本文基于体验经济理论从室内设计的精神层面高标准要求出发,探索我国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室内环境设计新模式。通过对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设计的社会价值、现存挑战、空间现状等方面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六部分基本功能区构成:咨询服务工作区、创意产品展销区、休闲娱乐交流区、会议活动教育区、设备操作制作区、工具物料存储区。并运用分离、相切、相交的空间布局原则对这六部分基本空间分区进行了设计划分,在省图旧址改造项目设计中进行了运用。在此基础上基于体验经济特点,从体验四维角度进行了空间服务内容设计,并提出空间主题明确化、空间功能体验化、装饰风格地域化的空间体验设计原则,将其运用到了项目改造中实践应用,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具有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的体验式创客空间。灵活合理的空间布局结合主题化沉浸式体验设计避免了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构建的同质化现象,吸引用户的积极参与。通过项目改造设计优化空间服务职能,促进公共图书馆文化场所为提高公民文化精神素养,文化教育方式创新,构建科学合理的公共空间环境服务体系。为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我国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的发展,带动其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