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地域文化元素
地铁公共空间
室内设计
特色表达
空间界面
摘要:
近几年,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各地的交通出行方式逐渐繁多,地铁出行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地铁作为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加速器,不仅不断推进城市交通格局优化,而且还是城市地域文化呈现的重要场所,时刻彰显着城市的文化内涵。我国正处于地铁高速发展的时期,在工程建设方面的实力不言而喻,但在文化空间的建设上仍然有待提升。最开始的建设时期,不少大中型城市的地铁公共空间设计过于模块化、趋同化的设计手法,导致地铁公共空间缺乏地域性与艺术性,甚至城市之间的地铁站点风貌都较为雷同。随着高速建设的态势下,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地铁作为当前人们日常出行使用最多的交通工具之一,是非常优秀的地域文化传播的载体,开始利用地铁公共空间,让城市文化、民族文明以及地域特色紧密连接,促使地铁公共空间真正成为民族精粹的“展台”。目前各地的地铁已经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但仍然缺乏一定的理论指导。因此,探究地域文化元素在地铁公共空间中的设计方法,对地铁公共空间的文化建设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地域文化在地铁公共空间中融入能够使地铁站点拥有显著的识别性和记忆点,当前我国地铁公共空间设计正从解决功能需求的方向向着传承城市文化的方向过渡,设计富有地域性、城市文化意象的地铁公共空间,必将成为之后地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因此,本研究先以“地域文化”为切入点,阐述地域文化的相关定义与表现形式,深入分析在城市经历、地质条件、城市属性下地铁的地域性表现,并以案例的形式表现地铁公共空间可以作为地域文化的展示平台,使地域文化和地铁公共空间之间建立了初步联系。其次,进一步研究地铁公共空间的基础理论,包括公共空间的定义、地铁公共空间组成以及具体界面的功能,并对地铁公共空间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合理性的预测,为后期的研究作有效铺垫。接着,对地铁公共空间中的地域文化元素进行了有效分类,深入剖析当前地域文化元素的特性以及在地铁公共空间中的具体呈现形式。再次,分析地域文化元素与地铁公共空间之间结合的必要性,为后文提出设计方法提供可行性依据。之后,从材料、色彩、光、人流动线等多角度归纳总结出地域文化元素在地铁公共空间中的具体实现路径,并以具体的设计案例验证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实现理论联系实际,深化对理论的研究深度。最后,基于地域文化视角下对地铁公共空间设计进行多元展望,为我国地铁公共空间设计提供新思路。希望本文所提出的观点与总结能够为地铁公共空间的地域性设计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使地铁公共空间真正成为地域文化的重要展示平台,辐射城市各个区域内的文化精神建设。实现在丰富人们文化生活、促进人们全面发展的同时,能够使当地的地域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