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古琴
明代琴歌
审美论争
雅俗
摘要:
明代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集大成的时代,古琴艺术在明代走向了高潮。明代也是琴歌最繁荣的时代,明代琴歌产量最大,相关文献最多,在琴歌艺术理论方面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流派。这些理论在古琴研究、琴歌研究以及审美研究等诸多领域,都存在一定的研究价值。当前关于琴歌的研究更多地集中于音乐艺术研究方面,在审美思想和艺术理论方面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空间。关于明代琴乐审美理论,存在这样一个现象:明代琴坛对于琴乐艺术是否应该有文,即琴歌是否应该存在这个问题,存在着很明显的分歧。尚文派主张“对正音文”,认为每首琴曲都应配有歌词演唱;去文派则主张“去文以存勾踢”,认为琴曲不应有歌词的存在。这个分歧引发的论争几乎跨过了整整一个明代,涉及到了一些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审美问题,所以本文选择明代琴歌的审美论争作为研究对象。明代琴歌审美论争的核心是有无琴歌的理论分歧,其中涉及去文派和尚文派两派的不同观点。因此本文首先分析文献记录、梳理理论分歧的表现,了解明代琴歌审美论争的基本情况,然后对论争的关键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到论争产生的原因,最终思考这场审美论争的价值所在。绪论部分对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进行系统的介绍,同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总结了琴歌研究现状,并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创新点。正文第一章概述明代琴歌审美论争的情况,从基本理论资料和历史记录的梳理和分析入手,了解明代琴歌审美论争的基本情况,找出明代琴歌审美论争的主要问题和论争焦点,以求得知明代琴歌审美论争的一些关键问题,探寻明代琴歌审美论争的本来面目。第二章研究明代琴歌审美论争的内在动力。梳理琴歌典型的审美文化意义内涵,在此基础上研究琴歌的审美特征,比较琴歌与琴曲审美文化意义和审美特征的不同,最终找出两者的审美差异。第三章研究明代琴歌审美论争的时代因素。从明代文艺思潮下琴歌的新变和明代民间文艺浪潮中的琴歌雅俗问题两个方面,探究明代社会独特的文化环境和文艺思潮对琴歌审美论争的影响。第四章论述明代琴歌审美论争的价值,联系古琴审美理论的基本情况分析明代琴歌审美论争的美学意义,并考察明代至今琴歌的发展情况,探究明代琴歌审美论争的历史影响,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这场审美论争的复杂意义。琴谱作为一种文献资料,记录着大量琴歌作品和琴歌审美理论,是今人发掘琴歌的一大保障。琴歌资料保存得相当完好,因此在古琴逐渐复兴的时代,琴歌仍存在着复兴的希望与可能。在这里,本文希望能够对琴歌这门古老的艺术的某一方面,做出微薄的贡献。琴歌之复,以俟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