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空间正义
基础教育设施
配置评价
优化策略
摘要:
基础教育设施作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居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对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程度至关重要,尤其体现在其空间配置的均衡性和群体公民享用的公平性两方面。当下城市基础教育设施配置的评价方向,多停留在设施自身资源属性和居民满意度调查等方面,尚未形成学界普遍认可的多维度、易操作、兼顾公平性和效率性的量化评估方法。本文基于空间正义视角,对城市基础教育设施进行评估和优化,对探索天津市区乃至全国中心城区的基础教育设施配置评价体系的完善、生活圈的构建均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以天津市南开区的基础教育设施为例,首先通过爬取POI数据、现场踏勘等方法获取本文所需的基础研究数据,经过筛选和整理,初步建立起天津市南开区的多元空间数据集;接着从基础教育设施的分布、获取、质量三个层面建立了南开区基础教育设施空间配置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通过对评估结果可视化的表达,分析其存在问题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天津市南开区的基础教育设施布局呈现出明显的空间不平衡特征,尤其校际差异明显,但整体配置水平中等偏上水平;(2)整体区域上形成了空间分异,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半包围空间格局;(3)基础教育设施的整体覆盖率差异明显,聚集性高,即教育设施会优先选择空间优势高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往往位于老城区。通过上述研究,本文最后基于空间公正视角的评估结果,判断其发展问题类型,根据各基础教育设施的发展问题类型差异,提出有针对性的空间优化方案;并且从政策视角提出了政府职能、公众参与和信息管理的其他建议。对于解决天津市南开区的基础教育设施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其他城市地区的基础教育设施空间配置优化提供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