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敦煌文献
P.T.1047
语法
摘要:
敦煌藏文文献P.T.1047是目前国内外所藏敦煌藏文文献中篇幅最长的一篇占卜类文书,其内容除了涉及普通百姓的社会生活之外,还涉及吐蕃赞普时期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该文书因其丰富的内容和特殊的卜法,受到了国内外历史学、社会学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学术界除了对该占卜文献中所记录的卜法存有争议外,对文献的书写年代也持有不同的看法,部分学者认为该文献的书写年代为公元6—7世纪,是藏族最古老的一类文献,而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其书写年代不早于8世纪。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敦煌藏文文献P.T.1047的语法现象保留着古藏语词法与句法相对简略时期的语法特征,对研究古藏语语法及其演变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学术意义价值。文章通过藏语传统语法学理论与现代语言学理论相结合方法,对敦煌藏文文献P.T.1047的词缀、格助词、句子等方面一些重要的语法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与其他敦煌藏文文献和赞普时期的碑文等藏文文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P.T.1047文献语言具有格标记语法功能不明显、不稳定,句法结构相对简略等鲜明的语法特征,认为该文献所记载的藏语正处于从原始藏语到古藏语的过渡时期,其书写年代基本不晚于7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