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词汇
多样性
复杂性
发展
摘要:
写作是第二语言习得中,学习者们必须掌握的必要技能之一。对学习者们在词汇发展情况方面的分析,可以帮助教师更全面地把握学生在语言学习和运用方面的规律、发现现存的问题,从而更具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目前,在英语二语习得领域中,针对写作的研究已发展得较为成熟,但反观汉语二语教学领域,由于此类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在研究内容上,相比而言还不够多元,且共时研究占据主流,历时研究不够,在研究方法上也存在简单套用英语二语习得领域相关方法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将对汉语二语习得中的书面语词汇丰富性发展情况进行探讨。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4名汉语水平正处于中高级阶段的日本汉语学习者,共收集到4名被试10周以来的作文语料,共计23000余字。接着,我们结合汉语二语习得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丁安琪、肖潇2016,吴继峰2017,周琳2020,等),参考Read(2000),制定了本文的研究框架。定量研究方面,我们借助数据分析工具,从总体与个体两大角度客观分析了学习者们在写作时输出的词汇在多样性和复杂性两个指标上的发展变化情况。在定性分析方面,我们考察了学习者在词汇学习方法、用词策略和对课程的看法等角度的异同点,用以补充定量分析的所得结论。本研究的研究结果表明,经过10周的学习,四名学习者在写作时产出的词汇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均无显著变化,在写作中使用的各级词的比重基本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高级词和低级词的比例都没有发生显著变化,高级词汇的发展正处于高原期,发生了石化。个体的发展过程与整体的情况有同有异,学习者个体在这两个维度上的发展路径均不是简单的线性上升或下降,而是一个上升与下降交替,动态的非线性的复杂过程。鉴于以上研究结果,我们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是重视对词义的讲解,恰当利用义素法对词义进行拆解和组合;二是重视学习者的母语,尤其针对日语中与汉语词同形的同形异义词和近义词,要注意加强日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对比,利用偏误分析和对比分析理论下的科学教学法,将母语的干扰降到最低;三是重视语境的创设和利用。教师应在课堂上为学习者打造真实、舒适、少尴尬的交际环境,同时关注学习者在课外自然习得的词汇,及时纠正这些新词的使用方法,减少偏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