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语言类型学
动量词
汉泰对比
教学设计
摘要:
近年来,中国和泰国的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泰国留学生选择来华留学深造。对外汉语教师在进行汉语教学时,量词的教学一直是教学的重难点,尤其是动量词的教学,因为动量词较名量词相比有很强的灵活性。汉语名量词的本体研究非常多,但对于汉语动量词的研究还没有得到大家足够的重视。汉语和泰语这两种语言有许多相似之处,原因在于这两种语言都属于汉藏语系,并且都是孤立语。如:汉语动量词经常放在句子中的动词之后与数词组合,基本的语序是“动词+数词+动量词”,在泰语中多数动量词的语序也是“动词+数词+动量词”。但是部分汉语和泰语中的动量词在对应关系和语义特征上有不同,这适合在类型学的指导下,将汉语和泰语的动量词放在同一类型特征中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和研究,分析两者的共同类型特征与不同之处,并以此划分教学的难易等级,提出相应的教学原则和方法,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并进行教学设计的展示和反思,提出对泰汉语动量词的教学建议。本论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首先为绪论,论述论文的选题缘由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综述,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选题意义和目的是在语言类型学理论的指导下设计一份有针对性地对泰汉语动量词教学设计,并在教学中检验教学效果,以提高对泰国留学生进行汉语动量词教学的质量。此教学设计,提供了动量词教学的参考,让教师可以更好地进行动量词教学,使泰国留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动量词的语用和语义。研究内容为汉语动量词中的专用动量词,有“次、回、下、番、趟、阵、遍、场1(cháng)、顿、场2(chǎng)”10个。研究对象为过了HSK三级的来华泰国留学生。研究方法为语言描写法、语料分析法、测试法等。第二部分是在类型学理论背景下对汉泰动量词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研究,分别对汉语和泰语动量词进行语义参项提取,并且将其放在同一个类型框架下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它们的共同类型特征:都有计量通用、时间和人类属性的量词,并且计量人类动作的动量词都很丰富,在泰语中基本都可以找到汉语中所对应的动量词,两种语言的动量词在三个级别的语义参项也都有分布。不同之处:汉语中通用动量词的数量没有泰语的多;泰语中没有计量短时间属性的动量词;在计量人类动作中的饮食和言体动作时,泰语动量词的语义划分比汉语细致;泰语中有动作拟声词,而汉语没有。第三部分为教学设计的分析,首先进行了教学原则的分析,然后对于所研究的10个动量词进行了四个难易等级的划分以及教学重难点的提取,之后选取了相近动量词辨析法、三一语法等教学方法,并进行了教学设计的示例展示。第四部分为教学情况分析与教学反思,对学生进行了学前分析,并分析了教师课堂教学实施情况,作出了教学反思,提出了教学建议。第五部分为结语,本文从类型学这一全新的视角,分别对汉语和泰语进行了共同类型特征下的对比分析,通过教学设计、教学实践,解决了动量词教学这一难点,在教学反思后为汉语动量词教学提供准确、具体的教学参考,从教师、学生、教材等方面提出了对泰汉语动量词教学的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