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契約文書
研究價值
俗字
詞彙
摘要: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浙江師範大學中國契約文書博物館藏197件慶元大濟吴氏家族契約文書,該文書時間始自明萬曆年間一直延續至上世紀50年代初,跨度近三個半世紀。形式上以買賣契約爲主,内容極爲廣泛,内涵十分豐富。慶元大濟吴氏家族契約文書自田野調查發現後,沒有經過整理和研究,是全新的研究材料。作爲記録明季以來吴氏家族生產生活的第一手資料,該契約文書具有獨特性和不可複製性。文書書寫人文化水準參差不齊,因此契約文書中存在着大量的俗字、)字和數量可觀的特殊詞彙。内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契約文書具有較强的應用性、濃厚的地方色彩和鮮明的口語色彩。以上特性爲漢語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注入了新的活力,其語言研究價值,特別是詞彙學價值,值得關注。本文立足契約文書文本,結合慶元縣大濟村情況和吴氏家族情況,對文書語言文字進行研究,從而分析闡釋其特點和研究價值。文章分爲凡例、緒論、正文、結語、附録五部分。凡例部分對文書的題名命名和録文文字、引文文字、論述文字都作了詳細説明。緒論部分介紹了本文研究對象,闡述了研究意義,綜述了與選題有關的國内外整理及研究情況,並提出了研究方法。正文分五個章節從不同角度展開對慶元大濟吴氏家族契約文書語言的分析研究。第一章交代契約文書產生的自然經濟條件和社會歷史背景。簡要介紹慶元縣大濟村的地理、歷史、經濟、文化及吴氏家族世系宗譜、家風宗祠、科舉仕宦等情況。第二章發抉慶元大濟吴氏家族契約文書的特點,揭示其語言研究價值。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對慶元大濟吴氏家族契約文書中出現的俗字、疑難詞和名量詞進行研究。第三章在對文書中的俗字進行窮盡性的搜集整理與歸納分析的基礎上,將有代表性的俗字按類型排列,並重點考察16組俗字。第四章討論契約文書中出現頻率較高,但相關字典辭書並沒有收録的疑難詞。第五章旨在對文書中的量詞進行系統的整理、分類與考釋。結語部分對研究内容進行概括,總結慶元大濟吴氏家族契約文書在語言文字方面的特點,剖析論文的薄弱環節和待完善之處。附録部分先用契約明細表對文書題名、類型等具體情況進行呈現,再分別選取明、清、民國三個時期有代表的文書圖版及録文進行示例,最後提供論文研究部分的字詞索引,以供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