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晋北地区
中古
墓志
形制
文体
摘要:
晋北地区在北魏前期为京畿区域,魏都平城是当时政治和文化中心、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平台。北魏都城的迁移,使晋北地区有一定程度衰落。降及唐、五代,该地区始终作为北方要冲与军事重镇,发挥着保国安民的重要作用。墓志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一手资料,其所载的历史信息,对于研究古代历史与地方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中古时期,是墓志由产生走向形制定型、文体完备的重要发展时期,而此时期的晋北地区墓志尤具代表性。本文以晋北地区中古墓志为研究对象,对该区域墓志资料进行系统整合,将晋北地区中古墓志置于中国古代墓志发展轨迹之中,研究墓志形制与文体的整体演变情况,以及该地区中古墓志在墓志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同时,对墓志所反映的历史人物事迹、家族谱系、地方社会等内容进行详细考证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晋北地区中古墓志形制源流。结合全国范围内墓志发展早期阶段的多种形制之志,串联墓志各形制内部的演变脉络与方形石质墓志的定型轨迹;分析志盖起源与定型以及晋北地区中古墓志纹饰的区域特征。第二,晋北地区中古墓志文体演变。从墓志自名、首题、序辞、铭辞、撰书者等文体构成角度,探讨晋北地区中古墓志文体形成过程及各时期墓志文体特征,分析文体构成元素内部的演变情况与变化原因。第三,晋北地区中古墓志内容及志主身份。根据晋北地区中古墓志志主社会角色的不同,对不同身份人群开展分类研究。对于皇室成员、士族、官员及僧人,采用个案研究法,考证志主及其家族的世系、婚姻、卒葬情况,分析其在地方社会与历史事件中的特殊地位。同时,对于平民、女性等史传记载较少的历史人物,开展专题研究,分析墓志所记载的人物事件与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总之,晋北地区中古墓志在墓志发展史中,上承魏晋墓志多种墓志形制及简略类墓志文体,下启北魏后期方形盝顶石质墓志及繁缛类墓志文体。至唐、五代,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地方墓志形态。晋北地区各身份人群的墓志,鲜明地反映了中古时期晋北地区的人口组成及社会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