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德语教材
词汇
练习类型
摘要: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对人类交流和语言学习都至关重要。词汇通常被视为德语学习者的最大问题。对于中国的德语学习者来说,教科书是词汇学习的主要来源。因此,教科书中的词汇呈现方式对德语学习极为重要。通过分析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教材的优点和缺点以及适用性,并帮助他们为不同的目标群体选择合适的教材。本文选取在国内广泛使用的德语教材《交际德语》(Studio 21),通过语义场理论和词汇知识框架理论分析该套教材三册书中的词汇展现情况以及词汇练习。研究过程主要运用了内容分析法,主要从以下这三个方面展开:语义场理论下的词汇分析;词汇练习中涉及的词汇知识以及词汇习题种类的多样性。具体研究的问题是:(1)该套教材中的词汇教学有哪些优点和缺点?(2)该套教材中词汇呈现和词汇练习存在哪些问题?(3)如何改进该套教材中的词汇呈现和词汇练习?研究发现,教材《交际德语》中的大部分重点词汇可以被归进四个义场,分别为同义义场、反义义场、上下义义场和整体与部分义场。并且教材中词汇网络数量多,内容丰富,符合语义场理论。词汇练习的设计也遵循了词汇知识的框架和设计相关词汇练习的原则。练习中涵盖了词汇的三个方面:形式、意义和用法。其中,涵盖意义的练习占据了 41.69%,数量最多;其次是涵盖用法的练习,占据了 35.55%,形式占22.67%,排最末。这三个因素又被划分为九个方面的词汇知识:口语形式,书写形式,字词部分,形式与意义,概念与指示对象,联想,语法功能,搭配和用法限制。在这九个方面的词汇知识中,语法功能得到的关注最多,它占据了约23.27%。形式与意义和口语形式分别占据了 18.41%和15.86%。字词部分和用法限制占比最少。其次,大部分词汇练习都能符合系统原则、交际原则、文化原则、认知原则和情感原则。并且词汇练习种类丰富,有11种。然而,该教材同样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1)每本教材后面有一个总的词汇表,标注了每个单词在书中出现的位置,但是由于以首字母排列,所以显得杂乱无章,不同词性的词被放在一起,所以建议可以在每个单元后面增设按语义场排列的词汇表,方便学生记忆和分类单词;(2)部分练习题中的名词缺乏对冠词的重视。比如在考察名词的含义和拼写时,没有对定冠词的要求。而名词的词性就是德语与中国学习者的母语中文差异很大的一方面,值得引起重视,所以建议可以在相关练习中增加定冠词或者对定冠词的考察,以引起学习者对定冠词的重视;(3)部分词汇练习中生词量过高。这容易让学生在做题目时信心减弱,产生疲劳,降低学习效率。因此建议可以在一些生词密度大的练习中删去一些生词,或者以更简单的表述代替。编者们在今后的教材中编写词汇练习时,需要更多地考虑这些方面,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词汇。最后笔者还提到了一些编写词汇练习的建议:(1)在每个单元的练习中,最好稍微改变目标词汇的数量。如果练习中涉及的词汇量过大,处于较低水平的学习者可能会达到掌握词汇的上限,从而变得疲惫不堪。(2)词汇的生产性使用需要更多的练习。生产性练习,如用目标词编故事或用目标词与伙伴进行对话,可以帮助学习者将接受性词汇转化为生产性词汇。(3)教科书应该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机会来学习以前单元的新词汇。在后面的单元中应尽可能地增加新学词汇的重复频率和次数,因为在逐渐增加的间隔中回忆和重复词汇可以进一步提高记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