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学
英源外来词
语言接触
摘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深入,一种语言会对另一种语言产生某种影响,而最常见的影响结果就是外来词的诞生。其中英源外来词在现代汉语外来词中占比最重,所涉领域最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英源外来词的习得与使用也可以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在国际中文教学视域下研究英源外来词,既有理论意义,也有实践价值。
本文以国际中文教学中的英源外来词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发展汉语·综合》系列教材作为国际中文教学标准、国际中文课程大纲、国际中文教材的代表性语料,通过计量统计和语料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国际中文教学中英源外来词的数量、词性、英语原词、英语词性、译介方式、词汇等级进行统计,并得出一份国际中文教学中的英源外来词拟表,共计53个词汇。从标准等级来看,初等词汇7个,中等词汇19个,高等词汇27个;从汉语词性来看,名词有43个,名量词5个,形容词4个,动词1个,感叹词1个;从译介方式来看,有25个音译词,13个音意兼译词,15个音译加汉语语素词,1个字母词。
以国际中文教学中英源外来词拟表为基础词库,结合《新华外来词词典》中所收录的5328条英源外来词,通过对全球汉语中介语语料库中英源外来词的偏误调查,和对汉语学习者英源外来词学习情况与态度的问卷调查后,发现总体上看汉语学习者英源外来词掌握情况较好,错误率较低。但母语为非英语的汉语学习者掌握情况不尽人意。基于以上研究,我们认为在教学设计上要重视对英源外来词教学的备课,加强实践应用,关注学习者反馈;在教学方法上可以运用实物展示法、语境教学法、对比教学法、文化导入法;在教材编写上,可以根据教材等级与习得难以程度划分英源外来词,同时注重练习环节;在学习者学习上,建议英语母语者注重对汉字的学习并加强听力与口语练习,对非英语母语者则建议加强对英语词汇的积累,适当了解英语的历史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