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材
话题
词汇
历时变化
摘要:
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逐渐提高,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学习汉语的人数也在不断增长,国际中文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教材作为教学的重要载体,其内容的选择和编排对于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国际中文教材话题及其关涉词汇的历时变化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中文教材的发展历程,把握教材编写的规律,以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学习者的需求,进而推动国际中文教育的进步。
为此,本文选取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业内公认的成功教材代表《实用汉语课本》和《新实用汉语课本》,该系列教材从上世纪80年代出版起,至今仍在不断更新,其内容编排的变化也是时代和行业发展的缩影,符合本文的研究主旨。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实用汉语课本》(1981)、版《新实用汉语课本》(2002)和《新实用汉语课本》(2021)三个版本,从1981年到2021年共40年的跨度,以其新旧版本的话题和词汇选编的动态变化为切入点,分析教材话题及其关涉词汇的历时动态变化,并探究变化背后的原因,总结其话题及词汇选编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以期为今后的中文教材话题及词汇编写和教学实践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
首先,通过对《实用汉语课本》、2002版《新实用汉语课本》和2021版《新实用汉语课本》等教材的整体分析和详细比较,探究了话题及其关涉词汇在不同版本间的变化趋势。在话题方面,发现各个版本教材的话题设置逐渐趋于合理化和平均化,但仍存在话题重复性强、等级编排不合理等问题。并且,三个版本之间相同的话题较少,且间隔时间越长,两套教材之间话题和词汇的差异越大;在词汇方面,发现教材词汇编排的数量和等级越来越接近《等级标准》,逐渐趋于合理化,但也存在非《等级标准》词汇的数量过多、词汇量变化幅度不符合循序渐进规律等不足之处。其次,本文从学科发展、社会文化变迁、学习者需求变化、全球化和跨文化交流推动以及教学方法进步等几个角度分析了教材话题及词汇变化的原因。接着,针对《实用》和《新实用》各个版本教材话题和词汇选编存在的较为典型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两点相关建议,即突出时代特色和选编中外共同关注的文艺作品。文章最后对国际中文教材话题及词汇选编做出了相关展望。
综上,本研究从历时角度,以典型教材为例窥探了 40年来国际中文教材话题及词汇的发展历程和变化趋势,为今后的教材编写和教学实践提供了一些参考和启示。未来,我们应该继续关注国际中文教材内容选编,以促进国际中文教育的长足发展。